近日,山西临猗县一15岁男孩高中体育特长生参加考试时猝死。当地官方通报称,经调查,学校在组织考试期间未按要求配备医护人员的情况属实。临猗县教育体育局表示,事发后对该生的不幸离世深感痛心和惋惜,一直在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全力做好善后事宜,并对相关失职行为严肃追责。
一个花季少年的生命,消逝在体育考场,这样的悲剧不仅仅是“痛心和惋惜”所能言表。在体育考试中配备相应医护和急救设备,保障学生安全、考试安全,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山西临猗县这所学校却在组织考试期间,未按要求配备医护人员,没有充分的救治应急预案,导致学生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一则简短的情况通报,没有呈现更多的信息,但人们依然要追问:该校的做法是一时之失,还是一些学校将体育与卫生保障分割开来的惯常表现?教育监管部门是否在日常监督环节也存在漏洞?
体育场突发意外,这样的事件并非个案。去年6月30日晚,在印尼举行的2024年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中,17岁的中国队男单选手张志杰在比赛中因突发心脏骤停,后经抢救无效去世。该事件一度引发全社会对体育赛事医疗保障的关注,观众普遍质疑赛场救助不及时,没有抓住抢救的“黄金四分钟”,没有及时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从国内来看,几年前,沈阳一名初三男生,在学校组织的体能测试一千米跑途中倒地,送医后宣布不治。其父亲当时质疑,在等待救护车赶到的23分钟内,学校没有提供任何急救服务。类似的事例总是在反复警醒我们,与体育相关的医疗应急配备不能是空谈。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体育教育,倡导学生增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体育考试也被提到重要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力发展体育的时候,与体育课堂、体育赛事、体育考试相匹配的卫生保障、医疗应急也不能落下。国家出台的相关法规、条例对体育的卫生保障工作均有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要求“学校按照规定配备校医,建立和完善卫生室、保健室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也指出“学校的卫生部门应当与体育管理部门互相配合,搞好体育卫生工作”。这些倡导性的要求,如何在各地、各学校扎扎实实得以落实,而不是选择性实施,是现实中需要直面的问题。
临猗县的悲剧再次暴露了学校在体育活动中缺乏专业医护人员的致命漏洞。相较事发之后痛心惋惜、迅速调查、严肃追责之外,人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把应急医疗配备建立在“痛心和惋惜”之前。重视体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青少年健康成长,切不可因为卫生保障的缺位,让体育反倒成为伤害学生的诱因。建好预防机制,做好充分的预案,配备必要的卫生人员和抢救设备配资吧官网网站,做好日常的演练和培训,将可能降低的风险降至最低,为成长中的青少年保驾护航。
配配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